古建筑项目规划设计五大误区

荣誉客户

+ 更多
  • 成都电影...
  • 中集集团
  • 信和集团
  • 新津产业...
  • 西南民族...
  • 武海置业
  • 卧龙山
  • 通威集团
  • 四川省林...
  • 四川省建...

    企业资质

    +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常见问题   震后世界文化遗产中古建筑...

    震后世界文化遗产中古建筑的保护探讨

    2012-12-28 14:37:37

            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的精华,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四川省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众多,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等都名震世界。在5.12大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都江堰、青城山等古迹全都伤痕累累。如何恢复和保护这些毁坏的古代建筑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文物部门当前面对的主要课题。
            在5.12大地震中,都江堰和青城山的古建筑都有非常大的损毁,所有古建筑中,于清代、民国年间修建的二王庙受损最为严重。正殿已有些倾斜,其门匾和门廊已无处可寻,门柱也出现部分移位。周边的建筑要么垮塌,要么已经见顶,基本被地震铲平。从古堰景区通往二王庙那条斜斜的楼梯已被掩埋在废墟中。二王庙总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在此次地震中倒塌面积4007平方米,严重损毁面积700多平方米。同时其片区山体滑坡,秦堰楼下沉,戏楼、厢房、52级梯步、照壁、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等建筑和围墙、前山门古建筑也全部垮塌。图一所示为都江堰二王庙地震后的照片。青城山上分布大小道观约百余座,地震后,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屋脊、屋面全部毁坏。其中,清同治八年再建的上清宫山门石构件破损、裂缝,大殿榫卯位移,左斋楼木梁断裂,围墙与山门前保坎严重垮塌。图二是震后青城山的上清宫。
            这次地震所损毁的绝大多数都是古建筑,涉及文物之多、修复难度之大,超乎四川省文物局一省之能力。今年84岁的古建泰斗罗哲文先生强调“在地震后,有相当多的砖木古建筑属于危房,疏散里面居住的民众是首要任务。对此类分散于各地的古建筑,需要尽量详细了解情况,进行拍照、测绘,有条件的话,需要对那些古建筑做一些临时加固处理,建筑中的木构建部分不容易损坏,而对墙体等易倒塌部分可采用支顶等方式加以处理。对于在地震中已经倒塌的古建筑,应对震落下来的瓦当、雕饰、砖瓦等部件加以搜集保管,未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以保存历史原貌。这其实也是古代建筑设计最为巧妙的地方,地震的时候瓦片震动可以及时预警,地震后墙体虽然倒塌,但木结构因每个木榫之间有空隙,具韧性而具抗震性。”这正是古建筑修复的要点和应该所注意的事项。损毁的这些古代建筑都是有着相当的历史痕迹,在修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原样,尽量使用原来的材料。对于损毁严重的古建筑,可以保存一部分,留作对大地震的所带来的伤痛原真性,同时也可以把这些损毁的古代建筑列为地震遗址博物馆的主要部分进行保留和展出。在复原古代建筑方面,罗老又强调“应该整旧如故——谨慎修复,以存其真。”意思是说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古建筑的增添部分,必须与原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则;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但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比如江油的李白故居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对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都要精确控制,切记不要今古不同;对文物古建的周围环境,也要进行保护。同时,对特殊的建筑,例如二王庙,由于其损坏严重,在复原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不是重建,而是要地质勘探,由于其是建在山上的,所以要先看这座山会不会滑坡,如果山体要滑坡,在修复之前还要加固山;如果山体不滑坡,还要对建筑进行加固。不仅如此,修复之后如何保持原有建筑的古朴性这才是最重要的,比如青砖、门窗、楹匾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在重建二王庙时,想保持古韵味还得靠这些东西。因此,对待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历史建筑,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同时还要借鉴古人的经验,例如脆弱的木结构其实最防震,这是在这次地震后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倒塌的古建筑大多数是砖木和砖混结构,这些都是民国以后,对这些建筑进行不断修复过程中加入的,这些修复工作不仅没有对古建筑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相反还降低了其抗震能力。还要值得注意的就是古建筑荷载不能过重,庙宇建筑本来就应该保持一层结构,但是不少景区为了增加旅游资源,不惜改变原有结构一再加盖,并用水泥、钢筋等现代材料来取代,这也大大增加了文物保护的风险。同时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时,不要随意改变其原有结构和材料,必须尊重古人的建筑智慧。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以及结构的高次超静定等特性,能最大可能地避免地震损失。
            总之,地震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和悲凉,也是对全人类文化的一次挑战和摧残,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面对悲伤,用历史的观点总结经验,用理性化的头脑思考问题,使我们的城市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能够更好的得到保护,避免大灾时文化遗产的毁灭和终结,这才是我们在灾后应该立即和重新考虑的问题。
     

    关键字: